企业名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
河北省土木工程诊断、改造与抗灾重点实验室 | 徐永峰 | 18003130308 | |||||||||||||||||||||||||||||||||||||
所属技术领域 | 企业来源 | 认定时间 | |||||||||||||||||||||||||||||||||||||
网址 | 邮箱 | 通信地址 | |||||||||||||||||||||||||||||||||||||
174656605@qq.com | 张家口市朝阳西大街13号 | ||||||||||||||||||||||||||||||||||||||
企业简介 | |||||||||||||||||||||||||||||||||||||||
河北省土木工程诊断、改造与抗灾实验室是在2个河北省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道桥结构健康监测与维修加固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绿色建材与建筑改造应用技术研发中心)、3个研究所(建筑工程诊断与改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桥梁隧道及道路工程研究所、抗震减灾研究所)、1个省级教学示范实验中心(土木工程实验中心)、1个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园的基础上组建的。目前拥有固定人员45人,其中高级职称26人,办公科研用房3000多平方米,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160余万元,相关学科领域图书资料馆藏近20万册。 实验室学术领军人物及主要成员长年从事土木工程结构及防灾减灾领域的科研工作,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学术团队中有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国家级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等一批中青年骨干。 近几年,以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实际需求为引导,在相关领域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凝练“交通工程设施健康监测、维修加固及防护理论的建构与综合技术研究”、“ 建筑结构综合改造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 结构抗震与控制技术研究”等三个研究方向,并长期从事相关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及企事业重大工程委托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发表三大检索论文6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10项,国家专利100余项,取得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其中部分研究成果居国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1、科研成果 (1)城市桥梁安全性评定和快速保障及修复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成果: ①城市桥梁安全性评定方法研究。本课题在深入研究国内外现有桥梁结构安全性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将变权理论引入层次分析法,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结合灰色关联度理论,运用变权原理,提出城市桥梁安全性评估的变权综合法。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的建立丰富了城市梁桥安全评价的内涵,减少了桥梁加固和维修的盲目性。同时将变权综合法应用到评估中,解决了权重较小的因素在整体评估中反映不显著的问题,使得评估结果更加符合实际。实例证明,所建模型使桥梁各部件层次化,条理化,是合理的。 ②快速保障技术研究。本课题系统研究了灾害状态下城市桥梁快速交通保障技术,充分利用现有的制式器材,分析最优结构形式、承载特性及有关制式器材的架设技术,研究了6种拼组方式和8种架设技术对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上下部结构同时发生灾害三种灾害状态快速抢通灾害区段交通。该成果对城市桥梁在灾害状态下受到损害时,快速抢通灾害桥梁区位的交通,保障交通畅通,提高城市桥梁的防灾减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③修复技术研究。本课题对FRP材料嵌入式加固受损桥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通过实验研究影响粘结强度和承载力的因素,运用ANSYS对加固构件进行建模分析。结合界面强度理论和界面破坏原则推导出加固承载力计算公式。具有工艺简单,质量易控制、施工快捷、施工后结构承载力明显提高、加固费用低、不减少桥下净空、综合经济效益高、加固施工不影响交通等优点。 (2)复杂场地条件下建筑结构抗震技术研究 ①对包括地下隧道的高层结构体系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其结构反应,详细比较分析了隧道与建筑间距离对结构位移、速度、加速度、弯矩、剪力和轴力的影响,并计算隧道-结构体系在TMD结构控制下的动力反应,并给出了基本规律。 ②对包括凸起地形的高层结构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其结构反应, 详细比较分析了凸起地形与建筑间距离对结构位移、速度、加速度、弯矩、剪力和轴力的影响,并计算凸起地形-结构体系在TMD结构控制下的动力反应,并给出了基本规律。 ③对包括建筑群的高层结构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其结构反应, 详细比较分析了相邻建筑间距离对结构位移、速度、加速度、弯矩、剪力和轴力的影响,并计算结构体系在TMD结构控制下的动力反应,并给出了基本规律。 ④对考虑土-桩-结构相互作用的一高层框筒结构进行磁流变阻尼器结构控制,考虑相互作用与不考虑相互作用的控制规律进行分析。 (3)植物纤维新型建筑体系及其在村镇住宅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该成果来源于国家科技部的科技项目,利用农、林废弃物生产植物纤维经济型节能建筑产品,研究村镇住宅植纤建材轻质节能新型建筑结构体系、构造设计、保温节能技术及其施工安装技术等。研制出了达到预期目标的可产业化生产的合格产品,包括保温性能突出、结构构造合理的节能建筑墙板、楼板、梁柱等建筑构件,达到建筑行业标准的要求,并且工艺简单,易于施工,成本低于同类建筑材料;研制出了适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植物纤维建筑体系及成套技术。 植物纤维建材资源的广大和再生性,使其具有了其它粘土砖替代建材不能具有的量的优势。植物纤维新型建筑体系,受力合理,节能、环保、舒适、造价低。由于其资源循环利用,利废再生,环保节能,廉价高效和工厂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等特点,适应于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推广应用,在大力提倡生态型新农村、城镇型新农村的今天,获得广泛的发展空间。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及新农村住宅建设的技术支撑,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带动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符合国家循环、利废、节能经济政策和环境保护政策,将引领中国新型墙材、全生态建材建筑的新潮流,推动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相关技术成果已经应用于住宅建筑、办公建筑、别墅、新民居、大跨建筑、房屋加层等多项建筑中,效果良好。该项目产品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使用面广,用量大,有产销转化快的优势,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前景,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2、专利
|
|||||||||||||||||||||||||||||||||||||||
产品或服务 | |||||||||||||||||||||||||||||||||||||||